第(3/3)页 “大姐姐找到了个白发苍苍的渡船老头,拿出了块玉佩给他,那老头看了玉佩之后便叫我们上船,可那大姐姐好像很焦急的等着什么人,就是不愿意上船,就让那老头先带我来这里玩了,这里这么好玩,她不来肯定后悔死了。” “那大姐姐去哪了?” “这个我不知道。” “那大哥哥呢?” “大哥哥说想回头去救一个什么人,但是一直犹豫不决,大姐姐就让她去救了。” “他说是要救谁吗?” “好像是说……是说兑泽姑娘,对了,不就是姐姐你咯。” “那大哥哥大姐姐有没有跟你说他们是谁?” “没说,但是我听了他们称对方叫的什么荆公子、公输姑娘之类的话。” 听到这里,兑泽一下子怔住了,她果然猜的一点不错,当初那个吊儿郎当的乡野村汉确是荆无涯无疑,难怪她总感觉有股很熟悉的感觉在她身边萦绕。那个放荡不羁的野性,却又时刻充满着各种奇思怪异的想法,而且每种奇怪的思路,最后总能带给他们安全的出路。她知道那一刻荆无涯折回客栈的确是为了救她,她有一种说不出的欣喜和感激之情,但是,她也知道,公输蓉一直不肯上船,也的确是在等一个她担心的人。也许,师父当初猜的对,荆无涯确实是为了保自己顺利脱身才答应和公输蓉成婚,但是公输蓉对荆无涯的情谊也确实让她自愧不如。所以,她既有一种想去见荆无涯的冲动,又有一种害怕面对公输蓉的尴尬,两种感情交织起来,便让她如今深深的陷入了这心乱如麻的感觉之中。 “妹妹,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?”忽然一个关怀的声音打断了兑泽的思绪。 兑泽转头一看,却见杜三娘已在她身旁站了很久,只是方才自己的思绪太过于投入,一直未曾察觉。此刻,见那三娘满脸疑问的站在自己跟前,不由得有些慌了手脚,急忙摇头应道:“没…没事。” “别骗姐姐我了,感情之事,我经历的比你多,你心中的所想,姐姐一眼就能看穿,是不是和心上人有关?”杜三娘故意打趣道。 兑泽不置可否,既没有摇头,也没有点头,她虽然不想告诉杜三娘有关荆无涯和公输蓉的事情,可她憋在心里确实也很难受。 “你不承认也没用,你的心思全写在你脸上了,”杜三娘微微笑着,便贴着兑泽身边坐了下来,“如果我没猜错的话,你的心上人肯定和别人在一起了。” 兑泽听了杜三娘这番正中下怀的猜测,心中的泪水终于再也藏不住了,一头扑入杜三娘的怀中,哽咽着喊了声:“三娘!我想去找他,可又怕结果会令我失望。” “好了好了,好妹妹,有啥大不了的,不就是个失望的结果吗?三娘像你这么年轻的时候,也是因为顾忌太多,可最后连结果是什么样都不知道,所以现在只有抱憾终身。” “哦?姐姐也有一番不寻常的经历吗?”兑泽听了杜三娘的话,顿时也来了兴趣,于是便缓缓坐正了身子,仔细听那杜三娘道来。 “是啊,此事说来话长了,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爱打爱闹的怀春少女,”杜三娘一边说着,眼中迷离的眼神便仿佛回到了少女时代的自己,“也许自己本身就是一番喜欢打抱不平的性格,在一次替邻里乡亲打抱不平的过程中我结识了柳家公子柳青云。他同我一样,也喜欢为蒙受冤屈的贫苦百姓出头,从见到他的那一刻起,我便被他的不畏强权的气质所吸引,不由自主地爱上了他。但是,因为碍于女儿家的颜面和家庭背景的差异,我一直没有对他表明心意。而他对我也一直以礼相待,把我像对待妹妹一样来看待。本来,我也只期望就这样能陪伴在他身边就好,可不幸终究还是来临了。当时雄踞一方的司徒家族,仗着自己朝中有权贵撑腰,横行乡里,肆意扰民。司徒家大公子司徒雄强抢了佃户李老汉家的女儿,青云与我实在看不过去,便写了诉状,约好一同上县衙门向官老爷为李老汉鸣冤。可上诉那日,我在县衙门口左等右等都不见青云来,后来才知道,司徒家为了阻止青云,花钱雇了恶徒生生地将青云给害了,柳家也被司徒家逼得家破人亡……” 杜三娘说到这里,眼中不由自主的出现了闪动的泪珠,目光也逐渐滑落到自己腰间的那块玉佩之上,那便是柳青云当年相赠之物。只待稍许沉默之后,她整了整情绪,又继续坚定的说道:“从那个时候起,我便知道这个世界上光讲道理是没用的,于是我便拜了侠盗空空子为师,学了各班武艺,杀了那司徒雄一门,替青云报了仇。从那以后,我便流亡江湖,靠劫富济贫为生,从此,杜三娘的名号便逐渐在江湖中传了开来。” 那兑泽听得杜三娘的故事听得入了神,竟然半晌也没回过神来。她全然不知道眼前这位人人敬畏的江湖女侠,居然也有如此的一番曲断愁肠的经历。想到杜三娘的这番曲折的命运,方才她的那些心乱如麻此刻已是荡然无存。 “想不到姐姐你竟有这般经历。”兑泽不免有些感慨道。 哪知道杜三娘却是微微一笑,低声慢语道:“人生在世,只有你想不到的事情,没有你遇不到的事情,事情不能总如人意,有些事情只要不让自己遗憾便就可以了。” 杜三娘的这一番话,让兑泽猛然间茅塞顿开,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,她往日的的调皮又回到了脸上,朝着杜三娘做了个鬼脸,嘿嘿一笑道:“我懂了,姐姐。” 见到兑泽的这番笑容,杜三娘也便跟着笑了起来,一方面,她高兴的是自己的半天口舌总算没有白费,而另一方面,她的笑容也是为了宽慰自己那冥冥之中的终身挚爱,因为她不能让九泉之下的他为自己有一丝丝的担忧。 邯郸城自从李牧等人发生重大变故之后,无形之中便就成了一座人间地狱。那些当时在朝支持李牧的忠臣良将,均陆续被郭开以各种借口锒铛入狱。由于所牵连的人数实在众多,一时间,邯郸城的天牢之内竟然人满为患,许多被冠以莫须有罪名的囚犯不得不被关进地牢之内,那地牢常年戾气缠身,被关之人有的活活饿死,有的活活病死。更可怕的是,这些死去的尸首,由于实在众多,竟无人理会,便任其腐烂在这地牢之中,远远闻之,便冲出一股扑鼻的恶臭,令人作呕。 虽然也许多名不见经传的重犯常常被人遗忘在阴暗的角落里,但是像李牧这样的镇国大将军,却是重兵看守,丝毫马虎不得。那郭开郭总管也说了,李牧要是无故失踪,这全天牢的守卫都得跟着陪葬。他这番狠话,哪里还有人敢有丝毫的懈怠。就算是夜半睡觉,也是要睁着眼睛睡的。 夜半时分,阴风习习,催人睡意。这会儿,有个守卫大哥实在是扛不住了,便朝着身旁的另一位同僚道:“兄弟,我先打个盹,你先看着点,一会儿我来替你。” “去吧,大兄弟。” 那人刚想离开,又有些实在不放心,便回头再三叮嘱那位同僚道:“你得给我看紧点啊,出了事你我这小命可就没了。” “你就放心吧,我还能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吗?” 那守卫见他如此说道,也总算安下心来,慢悠悠的打了个呵欠,便去寻了个僻静的角落偷懒去了。 身旁没个同僚的身影晃荡,那剩下的守卫也自觉无趣,便也放松了警惕,端坐了下来吃了口烈酒,一来是为了暖暖身,二来是为了提提神。可就在他方才吃酒的时候,一个黑影从天而降,此刻已经如幽灵般潜到了他的身旁。 那个守卫本想着再添一口酒气,哪里知道刚提起酒壶,忽而一道凉意直从自己的颈后透了过来,直逼自己的咽喉,随即一个低沉而又恶狠的声音从他耳边传来:“兑泽姑娘被关在哪里?” 那位守卫顿时被这突如其来的厄运吓得直哆嗦,他很清楚自己此刻咽喉便亮着的是把明晃晃的匕首,要事稍微有个闪失,自己便也当场丢了性命。但是他又实在不知道那来人口中所说的兑泽是何人,只得哆嗦着道:“这位兄弟,有话…咱好好说。” “别废话,我就一个问题,兑泽被关在了哪里?不然休怪我不客气了。” “可我真的不知道你口中所说的什么泽的到底是何人啊,这里关押的只是朝廷要犯李大将军。”那守卫一脸无奈道。 “李大将军?”那人稍微迟疑了一下,便接着问道,“你说的可是当朝镇国大将军李牧?” “正是李牧李大将军。” “李大将军何时处决?” “明日…明日午时三刻在那长亭十里坡,好像听总管大人说什么布下天罗地网,一网打尽之类的话。” 还未等那守卫说完,那来人便反手一指,直指那守卫风府穴,那守卫顿时只觉头皮一阵发麻,两腿发软,还未来得及有所响动,便晕了过去。 那黑影见那守卫已经昏阙,便等不得半点时候,便直奔内牢而去。 那内牢之中,一长者披头散发端坐在一旁,他身着白色囚衣,浑身血迹斑斑,把这白色的囚衣浸染的红白夹杂,再加上上些皮鞭留下的污垢,简直已经分不清个人模鬼样来了。虽然面容憔悴,然则从坦然端坐的姿势来看,却是透着一股子不屈不挠的精气神。 “阁下可是李牧李大将军?”那黑影接近了那长者,低声问道。 那长者微微睁开紧闭的双目,眯着眼睛答道:“老夫正是李牧,未知阁下有何指教?” 那黑影一听那长者承认了自己是李牧,急忙俯下身来,跪拜施礼道:“在下墨家弟子荆无涯,在此见过李大将军。” 那李牧本坦然端坐一旁,忽然听到“荆无涯”这三个字,顿时坦然的目光闪动了一下,因为这个名字他好像在哪里听过。仔细回忆一番之后,他猛地想起当日钜子腹来找他之时,提到廉颇老将军的七星龙渊剑的传人的时候,好像说的那人的名字便就是荆无涯。于是,他便再次试探着问道:“你就是七星龙渊剑的传人荆无涯?” “恕在下鲁莽,在下当时也不知那剑就是七星龙渊剑,全是一忘年之交的故友相赠罢了。”荆无涯急忙解释道。 李牧一边听着荆无涯此话,一边从头到脚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位充满灵气的少侠。只见他面目清秀,双目炯炯有神,行为举止虽有几分不羁之气,然则却包涵着一种少有的洒脱和敏锐。半晌之后,他才缓缓说道:“看来廉老将军将他的宝剑传给你,便有着他独到的眼光。你师父钜子腹也曾多番看好于你,今番在我看来,你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少年英侠。” “李大将军过誉了,一切全仗廉老将军和师父的错爱,其实在下实在愧不敢当。”荆无涯又再次抱拳施礼,连连推辞道。 “少侠不必过谦,老夫看人向来也看得准,你将来必定是要干一番大事的人,”那李牧微笑着说道,忽然又想起些疑问来,便随口又问道:“此番你怎么来了这邯郸天牢之内了?” 其实连荆无涯自己也不知道,自己为何如今会贸然闯入这邯郸天牢,并且在此巧遇了镇国大将军李牧。而他当初来得这里,也只是想随便打听一个人的消息而已。话说那日,荆无涯返回杏花客栈的时候,发现那里已是人去楼空,他仔细搜索了客栈内的每一个角落,除了发现几具张显手下的士卒的尸体和内卫杀手的尸体之外,其他一无所获。兑泽等一行人也不知踪迹,而从现场打斗的痕迹判断,定是那八面阎罗项充占了上风,所以他猜测兑泽一行人十有**是已经被项充所擒,押往这邯郸来了。于是,他便一路寻着蛛丝马迹追了过来,当打听到内卫们一般把追捕的要犯押往这里的时候,他就趁着月黑风高,潜入到了这邯郸天牢之中了。 可此时,荆无涯却来不及细说,只得一言带过:“此事说来话长,此地乃是非之地,李大将军还是先随我速速离去,再作打算。” “诶,荆少侠,这邯郸天牢本就是重兵把守,我又是朝廷重犯,郭开怕有人劫狱营救我,便早早的在这里布下了天罗地网。况且郭开还命人用金刚陨铁所铸的枷锁锁住了我的手和脚,我现在基本上已经是个废人,你独自一人,想救我出去,简直是天方夜谭罢了。”李牧说着,晃了晃自己身上的手镣和脚镣,摇头叹息道。 荆无涯凝望着李牧身上那坚不可摧的手镣和脚镣,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应急的法子来,只得陷入了困境之中。 “荆少侠还是先行一步吧,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,今日但能有缘识得少侠一面,也是我李牧三生有幸了。再说司马尚已经派人秘密通知与我,明日午时三刻之前在长亭十里坡自会有人营救于我,所以少侠不必担忧。”李牧见荆无涯迟迟不肯离去,怕耽误久了引起守卫的注意,于是便安心宽慰道。 “既然如此,那我就先行一步了,明日在下自会同那司马将军的人马一同营救大将军您。”荆无涯听李牧如此说道,便抱拳拜别道。 “少侠且放心去吧,你我明日再会。” 荆无涯再次朝李牧作了一揖,便拔腿速速离开了这天牢。看着荆无涯消失的无影无踪的身影,李牧欣慰的笑了,如今他这番笑容,隐隐地透露着他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,别无他念了。况且,此番他还能见到这样的一位少年英侠,便也是心满意足了,他也非常确信,这位极不寻常的少侠,将来一定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来。 这一日,注定是个不寻常的日子,一大早,郭开的人马便已将这天牢围个水泄不通。虽然这朝廷重臣出入宫闱少不了旌銮仪仗,但是这朝廷重犯出入天牢却也不失一番威仪。但见那牢门官道,尽是内卫把手,而那郭开侧着身子斜倚在銮驾之上,好不悠闲自在。这个蜿蜒前行的押囚队伍,前有铁骑开道,后有精甲断后,两旁均是带刀护卫押送,很是一番壮观。而在那囚车之中,重犯李牧却是悠然地闭着双目,任由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前行。 长亭十里坡是赵国牢狱司处决囚犯的必经之路,此路共有十里,一里一坡,寓意着人生的十道关卡,走过十里坡一遍,便就算是走完了这漫漫的人生长路,也就可以无憾地离开这人世了。再加上十里坡地势险峻,道路崎岖,一般囚犯被上了枷锁之后,根本难以逃脱,所以十里坡是押送囚犯所经之路的不二之选。然则今日,这十里坡周围却已经潜伏了墨家的英雄豪杰,誓要将这当朝的忠臣良将从那鬼门关给解救出来。 在那押送队列之中,司马尚所布置的人手却是时刻握紧着长剑,只待司马尚一声令下,便立即解救李牧将军。而此时的山艮和郭开一路摇摇晃晃,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,不过却是面露得意之色。 “停!”猛地前军忽然一声高呼,整个队列便应声停了下来。 随即前军之中便有一军士直奔郭开的銮驾,到了跟前便叩拜而报:“启禀郭总管,队列已到长亭十里坡,请总管恩示。”此人便是赵国中军大将赵葱,自李牧被囚之后,赵葱便成了郭开跟前的红人,当然,郭开亦深知,要想把握赵国的朝纲,自己也必须在手握重兵的武将之中有个倚仗,而作为赵王嫡系的赵葱,显然是个最为合适的目标。 那郭开听了赵葱的奏报,缓步从銮驾上移了下来,抬头看了看这周围的情况,却是一片鸦雀无声,杳无人迹。可他心里却十分的清楚,就在这平静祥和的气氛中,已是风起云涌,其实早就有人在磨拳擦掌,拔剑欲试了。他所想要的,便是等待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反贼们落入自己布下的天罗地网之中。 许久,那郭开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“暂且歇息一下吧”,便又缓缓上了他的銮驾之内。可他这一句歇息,并不是真的歇息,因为他要等,等他想要等的人出现。 距离午时三刻已经不远了,带着热浪的阳光闷的人直冒汗,而此时,司马尚业已按捺不住了,因为他知道,自己剩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,他也很清楚墨家的人马早已安排妥当,只待他的一呼而应。可目前这样平和的气氛平静的让所有人都觉得可怕,可它偏偏却一直在僵持着。 忽而,“咻——”的一声,一道红光直冲云霄,一下子惊动了所有的人。不错,那正是墨家的叱雷令,叱雷令一出,便是令出执行之时,刹那间,几十道绳索从天而降,直扎在了那押送队列的周围。只听那周围一阵豪杰的呼喊声四起,火离、地坤、水坎便领着几百号墨家义士,脚踏绳索,径直朝着李牧和郭开等人直扑而来。司马尚见状,便大呼一声“除奸佞,救忠良”,随即拔出佩剑,领着手下的将士们朝着四周的兵丁甲卫杀将开来。 而此时的郭开,却是不慌不忙的站了起来,只是挥舞了一下双手,但见那座下军士即刻吹起了号角。号角一吹,声传几十里,忽然之间,只听那山谷之中军士雄浑的声音四起,一张巨大的网开始逐渐从远处收拢起来。原来那十里坡之外的不远处的山坡上,早早的就埋伏了郭开的人马,只待墨家义士成为他的瓮中之鳖。 司马尚及墨家众人见势,大呼不妙,可既然是为了救李牧而来,便是在此拼上性命,也要救得李牧脱围。火离、地坤、水坎只一个蹑云逐月,便直扑那郭开而来。因为事到如今,只有擒贼先擒王,方能缓解局势。 可当他们刚刚靠近那郭开三丈开外之时,只见郭开周围的三名侍者忽然一阵冷笑声四起,一如鬼魅般挡在了郭开的跟前。那三人出手诡异多变,面貌耸人毛骨,其中两人一黑一白,一人黑白参半,不错,那三人正是阴阳家的邹爽和黑白无常。原来,那郭开早就暗通王翦,只要能铲除李牧和钜子腹等人,王翦便答应与他各分江山。那阴阳一派曾与钜子腹交过手,虽败于钜子腹之手,然则功力亦不清浅,火离等人与他们对阵,自然讨不得半点便宜。几番交手之后,火离等人已自感力不从心,要是继续这样纠缠下去,等到郭开的大军一到,他们便就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。 此时,身在囚车的李牧也早已看到了这一点,其实,在昨天晚上的时候,李牧便就已经做好了随时赴义的准备。因为那个守卫的那一番“天罗地网、一网打尽”的话,早就引起了他的警觉。此刻,他已经全然非常明白,为了自己,司马尚和墨家义士都陷入了郭开布下的局,而唯一能解开这个局的人,唯有自己。想到这里,他毫不犹豫地用额头朝身旁的士卫狠狠地撞去,那士卫本就把注意力投向了身边骚乱的地方,一个冷不丁没注意,被撞了个头晕目眩,踉踉跄跄倚着囚车倒了下去。李牧趁此机会,双手一把夺过那士卫手中的长剑来,只对着那为自己浴血拼命的兄弟们大喊道:“各位兄弟,李牧深感众兄弟的这番舍命之情,然则,李牧不想再拖累各位兄弟,咱们只有来生再续这番兄弟情义了!”喊罢,便举起了长剑,狠狠地朝自己的腹中刺去。顷刻间,一道鲜红的血柱从李牧胸前喷洒而出,一下子染红了这长亭十里坡的寸寸焦土。 “大将军!!!”司马尚见状,顿时一股悲恸莫名的呼声迸发而出,直透过那九重云霄。 而此刻,所有的英雄豪杰们都被这一刻给怔住了,他们万万没有想到,李牧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选择牺牲来消除自己对大家的拖累。就连一直视李牧为死敌的郭开,此刻也不得不为他这种舍身取义的作为所折服。这一刻,所有人既有无比的悲恸,又有满腔的愤怒,全部透过那手中的利刃,发了疯一般直朝那周围的守军挥砍而去。 而此时,赵葱便按照郭开的吩咐,趁机斩下了所谓叛贼李牧的头颅,以妄图回去向赵迁邀功,以谋取李牧大将军之职。而阴险毒辣的郭开,也趁势开始将自己布下的这张网越收越紧,如果墨家弟子再不撤退,所有的营救之人便要永远的陷入这无底的深潭之中。亏得司马尚身边有几个将士还算反映的及时,急忙一把拉住司马尚,痛哭道:“司马将军,先撤吧,留的青山在,才能替大将军报仇啊!”可司马尚充耳不闻身边人的苦苦哀求,直挥舞着长剑要找那郭开拼命,将士们看强拉不得,只得举起剑鞘朝司马尚的后脑勺打去。司马尚本就没注意身后,此刻自是闪避不及,便生生的晕了过去。 地坤见状,也迅速从那悲恸之中反应了过来,当初钜子腹派他领军,便是深知除了天乾、山艮之外,就数他遇事较为冷静,于是,他便也高呼起来:“墨家众兄弟听令,所有人等跟我撤往飞津渡!”此令一出,圣火门、玄阵门、云泽门的门下弟子便停止了向前冲杀,边打边退着往飞津渡方向撤退而去。 可那郭开哪里肯放过此番一网打尽的大好机会,直扯着嗓子大喊了一声:“给我追!”那蜂拥而至的人马便朝着那墨家弟子撤退的方向紧追而去。 第(3/3)页